|
促销,在啤酒企业的促销困惑2007/9/25 [访问本页PC版]※用差异化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受 为什么消费者会促销麻痹,对促销活动的敏感度越来越低?为什么啤酒企业的拓展团队总是疲于应对,竞争对手的促销手段一翻新,自己的那套就得改?好像自己总是在被动应战。 这是大多数啤酒企业面临的促销困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归纳起来一句话:缺乏市场研究与低水平的重复竞争造成了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而要突破这种局面,变被动为主动,需要啤酒企业用差异化的手段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感受。 我们先从啤酒促销的主题说起,很多人认为促销的主题要不断的翻新,不断的创造和寻找新的主题,以此来带给消费者新鲜感。本文所举的这个啤酒企业老总也同样认为。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原因有二,一是过多的主题让消费者印象混淆,品牌印象难以得到强化,难以形成统一的品牌感受另一方面,由于经常变换活动主题,意味着传播的成本将大幅度上升,对活动告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操作起来难度更大。 因此我认为啤酒企业在促销主题上要精,能够和产品的品牌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不要别人搞个春节促销我就搞春节促销,别人搞婚庆促销你也搞婚庆促销,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散而杂的主题让消费者很难动心。比如雪花啤酒的“勇闯天涯”促销活动就很好,一直持续在做,形成了影响力,带动了一批忠实消费人群还比如农夫山泉的“买一瓶水捐一分钱”的公益促销也很厉害,这都是在促销主题上寻找差异化然后把它强化形成的效果。 在促销的主题上,啤酒企业如果能够和特殊事件关联起来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燕京啤酒赞助08北京奥运会,蒙牛搭超女快车等,啤酒企业根据自己产品的辐射范围寻找该区域内的特殊事件进行联合,比如西湖啤酒和西湖啤酒节的联合就起来了很好的效果。 除了促销主题,促销形式的差异化也尤其重要,虽然啤酒促销的形式无外乎瓶盖设奖、买赠与联合促销几种方式,但我们从单一的促销形式中也可以找到差异点,比如同样是瓶盖设奖,a品牌中奖是“再来一瓶”,中奖率50%,也就说每箱酒中有6瓶是赠送掉,折算成费用按平均批发价20元/箱,6瓶中奖则为10元。b品牌由于费用有限,为了规避正面竞争,同时又能在消费者促销中占竞争优势,制订了“瓶瓶有奖”的开瓶设奖方案,中奖率100%,每瓶盖可兑换0.5元人民币,积四个盖还可以换一瓶酒,这样算下来,一箱酒100%中奖,费用也不过6元,比竞争对手促销成本低了40%,由于b品牌宣传海报提示100%中奖,加上终端推荐,一下子便带动了销售人气,销量直线上升。由此说明,在单一的促销形式中我们也可以寻找差异化给消费者带来不同感受从而占据主动。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