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销商建大店之后的思考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8/7/22 [访问本页PC版]实际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第一百个吃螃蟹的人可能什么都不是。终端大店的兴起自然有其兴起的客观原因,但具体到一个终端商来讲,是否建大店要客观正确地分析顾客———产品———环境———企业本身之间的相互关系,量力而行。现在,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情况是:有实力的陶瓷经销商都在建大店。虽然建店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主动请命,有的是情非得已,有的是发展使然,有的是穷于应付。但无论如何大店我们还是建起来了,已经建起来的大店怎么办?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就使陶瓷大店成为终端销售的模式,而不是特色,其功能效用呈几何级数降低。这就是有的经销商大店建起来了,但各方面业绩并没有因此提高的原因,因为有建大店的实力不见得有运作大店的实力。 大店是可以进行形象宣传,但功能在减弱,因为大家一哄而上大店是可以充分展示,但你未必了解您所面对的顾客的偏好,您未必能做到让顾客“看一眼就知道是我想要的”大店是可以带动渠道,但您未必能做到,因为大店带来的成本增加会使竞争更为激烈,您也未必能够处理好渠道冲突。当然,肯定还有大店经营带来的大量人员的管理,渠道的激励和人员的激励。有时候,经济学的一个短板效应会让您一败涂地。 怎么办呢?先让我们回到起点,几个问题,检测一下我们是否有运作大店的能力?有的,我们继续往前走,走的过程中还要不断修正,因为一切都在变化。如果没有,现在开始补上,所谓亡羊补牢不然,漏洞积土成山,您纵有千般武艺,也要做那个五行山下的孙猴子。 1、老板是否还是业务联系的主体? 我见一个经销商老板,门店面积很大,下面的部门相当完整,家装部、市场部、工程部各种部门齐全,但是,我在公司前台看到一叠宣传资料,每一份宣传资料上面都订着老板的名片。我不禁想:他的业务部门在做什么?老板能忙的过来吗?他的各个部门会不会产生冲突?他的业务量到底有多大?作为老板,把心放大,店才能做大,心放不大,其实不应该开大店。 2、您的中层干部素质是否过硬? 老板要想脱身出来去思考公司战略层面的问题,就必须有较为过硬的中层干部可以委之以事,这些干部需要培养,靠挖别人墙角可能不行,因为价值观的认同是最重要的。 3、各个渠道的运作模式您都制定好了么?这些模式是否和市场相适应? 设计师、装饰公司、团购、网购、工程客户,必然要有相应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要取的成效,竞争性的属性是必备的,而各个渠道必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渠道冲突又影响到人员的激励制度。制度既具有竞争性又能最大限度避免渠道冲突,同时还可以把人员激励政策发挥到实效并非能视同儿戏。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