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家龙:一个“民营石油大亨”的陨落2007/12/26 [访问本页PC版]在长期巨额亏损的情况下,天发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在2004年相继进入st行列。在资本市场上一连串的丑闻,让天发资本市场的融资通路无法再畅行无碍。 根据公安机关事后查明,天发为了维持上市公司融资通道,大肆伪造金融票证。1996年至2003年间,龚家龙等人为了虚增利润骗取证监会批准配股资格,指使天发财务公司、天发石油液化气公司等下属子公司财务人员伪造进账单、汇票、转账支票等各种金融票证556份,总金额达10亿余元。 此外,警方还调查到,天颐科技为了虚增利润骗取证监会批准配股资格,虚增2001年至2004年的各项财务指标,其中,虚增主营业务收入8.91亿元,虚增支出7.12亿元,虚增主营业务利润1.79亿元,给天颐科技股东造成几十亿元损失。 在资金链不断绷紧的情况下,天发开始采用各种不正当方式来获得资金,比如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天发借合作开发之名,以假联营的形式欺骗土地主管部门,先后将该集团闲置多年的116亩土地非法转让给宁波、武汉的三家公司,涉案金额高达6888万元,天发非法获利3688万元。而这些资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龚家龙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而做出的违法举动。 从警方公布的龚家龙涉案内容来看,包括以上警方侦结的情况,其中多项都应是当初天发资金紧张之时的产物。包括龚家龙为获得某银行8亿元贷款,以投资形式给银行领导亲属800万元等。 事实上,在受到证监会立案调查之后,天发公司的融资渠道来源只能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上面。在强大的投资资金压力和还贷压力之下,天发以贷还贷路径最终并没有走多远。 危机终于在2003年11月爆发。 当时天发在中国银行的一笔5000万元的贷款到期,但天发没有能力偿还,希望继续向工商银行续贷付息,但被工商银行拒绝。随后荆州的各家银行在当地银监部门组织的一次会议上核对情况时发现,天发在当地各家银行拖欠的贷款已多达近20多亿元。加上天发在荆州以外的银行贷款,总金额达到29亿元,涉及的银行为9家,天发及其附属子公司资产都已陆续抵押给各家银行。 随后银行对天发的贷款全面终止,天发从当地银行融资的路径被全面堵死,而银行的迫债行动也一步紧跟一步。天发的资金链终于崩裂,旗下众多家企业和加油站、码头陷入停业、停建。2004年底,荆州市则以天发是国有企业的名义,收回了天发旗下最优质的资产——天颐科技。 在此期间,从2000年至2006年底龚被捕之前,还夹杂着龚家龙与荆州政府之间长达四个回合的产权博弈战,曾引起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虽然外界有说法,龚家龙最后的被捕是因为他在天发产权问题上与政府严重对立。但从湖北警方公布的案侦结果来看,并未反映出该方面的问题。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