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腕治污,中小陶企何去何从?2008/1/12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本报讯记者蔡志凌杨杰冬报道元旦刚过,佛山市各级政府已经连续召开了几次治污会议,铁腕治污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并由软指标上升到硬指标。轰动一时的陶企生死名单也已经尘埃落定,陶瓷整治已经没有任何缓冲余地。 ▲铁腕治污拉开序幕 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凸现政府节能减排的新思维 陶瓷行业的高污染高耗能并非今日始见,但是整治力度之大,却是始于07年年下半年。元旦以来,佛山市各级政府多次召开治污会议,督促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 事实上,节能的序幕早已经拉开,中央的十七大会议中,节能减排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思想上作出一个总动员,而作为传统制造业的珠三角一带,受到的冲击力比较大。在最近召开的节能减排会议上,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全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要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这彰显了广东省在新的一年中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新思路。几乎与此同时,佛山市委市政府在和佛山12家大型陶瓷企业的座谈会上,市长陈云贤表示,“2008年的节能减排是刚性、约束性硬指标!” 按要求,佛山市将只留下4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关闭搬迁100多家,调整提升100多家。原则上将现有陶瓷企业的低端生产线全部搬离。 而南庄作为重点整治区域,其辖区内剩下的75家陶瓷企业,除了元旦前已关停的16家企业,其余的59家企业将分门别类开展整治工作,通过全面和彻底整治,到2008年底前,完成56家企业关停工作(含以上16家)2009年底前,完成全部陶瓷生产企业的整治工作,以达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根本转变”的目标。 从这些治污数据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治污力度之大,一场艰巨又带有某种残酷色彩的节能减排和优化升级战争在打响。 错峰用电带来的调整 在这种近乎残酷的节能减排中,在佛山对陶瓷的环境容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作为高耗能的陶瓷产业,政府是否会有针对性地错峰用电?事实上,08年整个广东省缺电已经成为定局。而佛山的缺口最高为160万~180万千瓦,缺电量为近年罕见。为了节能减排、降低污染,佛山市政府今年陆续关停66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机组,这进一步拉大了用电缺口。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