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铁腕治污,中小陶企何去何从?

  2008/1/12  [访问本页PC版]

    在佛山08年元旦开始的错峰用电中,政府很有可能会有针对性地对陶瓷等高能耗产业进行用电调整。在一些采访中,记者也证实了这一推测。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成本已经增加了很多,如果又经常被错峰用电,我们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维持下去。”一些小企业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说。

    ▲中小企业将何去何从

    能挣多少是多少

    在对企业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和一种迫切的挣钱心理笼罩着一些企业。“尽管传闻说,我们这里除了一两家可以留下外,其它都将要搬迁出去,但是没有正式文件下达,我们照常工作。”某厂的办公室文员黄小姐告诉记者。尽管很多企业都接到关停的通知,但是据记者了解,大部分厂家仍在开足马力生产。据行业资深人士说,部分企业在08年必须关停的绝望心理引导下,抱着能做多久就多久,能挣多少就多少的心理做事情。“如果我们可以留下来,我们也愿意整改。但是我们不符合留改的标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做下去,直至关闭。”一位闻说该厂将要关闭的小型企业人员告诉记者。

    面对越来越临近的“断头”,一些陶企走上了最后的博弈之路,只是这样的博弈,更像是和时间赛跑,更像是一次绝望的反击。而令人疑问的是:在这些垂死挣扎般的背后,有没有更好的方式,使政府和企业达到双赢?政府是否可以起到更重要的引导作用?

    被收购是否最好的选择?

    如同人的命运,那些即将关闭的企业命运又是如何?他们又是怎么面对他们的命运?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又去走访了一些企业。

    据了解,在南庄镇已经被关停的16家企业中,只有小部分的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了产业转移,另一部分企业作出了调整,转向了其它的行业,而另外一些则成为大企业的囊中之物。

    随着节能减排的进一步推进,陶瓷行业掀起收购热。一些生产线比较先进的企业成为大企业收购的对象。特别那些即将关停的企业,其设备通过改造升级,将被用于投入新兴陶瓷产区的生产。同时,随着政府铁腕治污力度的加强,是否会有更多的企业将走向被收购的命运?

    中小陶企转移的可行性在哪里?

    在新年之际,在政府的引导下,至少有十几个产区来南庄镇招商,他们用各种优惠条件承接南庄镇的陶瓷企业的转移。而中小企业必须有着足够优惠的条件,才能使他们有能力去转移。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