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探寻09年建陶企业的生存之道

新浪博客  2008/12/30  [访问本页PC版]

    (二)向“精细化”转变,塑造核心竞争力

    同羚羊一样,虽较之猎豹、雄狮没有锋牙利爪,以跑得快为人称道的还有“跑得比兔子还快”中的兔子。两者虽颇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味道,但很深刻的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存之道的共性,即只有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生存。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只有当企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等一项或者多项技能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的时候,此项技能才可以被视为是核心竞争力。

    就拿佛山陶业来说,虽经过30年现代化发展,但众多陶企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方面依然处于“粗放式”经营模式下,以至于品牌价值、技术创新、销售价格等方面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依然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地位,时至今日尚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响当当”的品牌。遗憾之余,更要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进。

    从新中源集团开发出具有行业首创的“超洁亮”抗污陶瓷,到被国际陶业权威专家所称道的东鹏集团的“洞石”以及后来的无洞“纳福娜洞石”,无不彰显着中国陶企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然而,前者在上市不到两个月,几乎整个市场都在嚷着售卖后者也在几个月后,被一大批企业紧跟模仿,叫着售卖了。陶瓷行业颇受人诟病的抄袭、仿制之风实则让一些优秀陶企痛心疾首。行业内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专利保护力度不够等因素固然对一些科研投入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造成了损害。但笔者认为,这种在短时间“创新一种,普及一种”的“创新”是否并不完全具备竞争优势呢?这种“创新一次,停滞一段”的现象难道不能反映我们陶企自生在创新方面的承接能力、延展能力、持续能力的不足呢?……

    近年来,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与转移,产品利润降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全球经济暂时衰退的形势,无不预示着中国陶业在经营上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追求自主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动物过冬中的生存之法

    自然界中,数以万计的动物各有不同的过冬方式。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梳理,并整理了几种动物的过冬方式,希望能给我们陶企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冬眠式——控制成本,降耗保能

    作者:益高卫浴-杨益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