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企业资本运营九大拐点2008/2/24 [访问本页PC版]诸如此类的其他零散事例也在频繁地进入公众视野。江苏、武汉等地的城市公用事业正在向民间资本开放2002年11月组建的大连亿成技术交易市场打破了技术交易市场只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惯例去年国家经贸委颁布的《典当行管理办法》开始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典当行业在重庆,民营银行试点工作也正在筹备当中…… 民间资本向自然垄断行业的挺进是一种全面渗透,很难把某一个清晰确切的时点或事件视为转折性标志,这种转折将由一系列事件构成,它更主要地体现了一种趋势,同时也为民营资本提供了极富想像空间的新出路。 中资企业海外购并 中国市场一直是吸引全球商业注意的亮点,同时也是国内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根据地。经历了20年的市场化改革后,中国的企业已经不再满足在国内市场打拼和简单的产品输出,最终有实力的企业开始把触角伸向海外企业,通过购并来实现它们的资本输出。 2001年,中国国有的三大石油公司在完成海外上市后,纷纷开展海外购并,把资本触角伸向国外。2002年1月中旬,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出资5.85亿美元的资金收购了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的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7月中旬,中海油出资78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石油(bp)拥有的印尼tangguh油气田。2002年4月2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出资2.16亿美元,收购其在印尼的油气资产,包括油田和天然气田。另一个石油巨头中石化,也计划在2005年前动用100亿资产收购海外油田。 这些是中国史无前例的海外并购,也是购并市场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资本尝试和伴随它们的辛酸和教训,让更多国内的实力企业看到利用全球资源、借助全球市场来发展企业已经不再是梦想。 上市公司“madeinchina” 消息称,中国人保、人寿、平安三家保险公司将在2003年完成各自的改组和海外上市工作。舆论认为,2003年将有可能成为中国保险名副其实的“海外上市年”。而港交所有关人士指出,2003年至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企已有20多家,使香港的内地民企超过100家,内地民企对港股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时隔几年之后,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香港资本市场批量出现“madeinchina”的民营上市公司,并且一度成为热潮,因为它们被称作中国内地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但欧亚农业等公司业绩神话的破灭,引发市场对高增长企业谨慎的态度。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