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外资领衔体验建材超市 如何适应本土成为这一模式最大的变数

  2008/3/10  [访问本页PC版]

    优势错位

    平价、一站式服务、diy是建材超市最令人称道的优势,百安居英国网站的域名就足以表达它们对这一理念的推崇。但在中国市场,这些优势却受到了挑战。

    国美、苏宁的成功让我们认识到价格是中国市场制胜的一样法器。“建材家居超市在国外认知度很高,首先因为它是平民化的,但在中国,它的定位突然变成中高档了,”汪中玉解释道,“这不是商家自己的意愿,而是供应链环节没有理顺,导致价格节节攀升”。

    超市最大的优势在于以其高效率的国际标准管理方式和全球性的采购网络,降低了物流损耗和经营成本。但目前,国内建材超市主要依靠地方代理商作为其主要的供应商,无法整合资源从厂家直接采购,这使得“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无法真正实现。另一方面,跟家电厂商的承受能力不同,建材企业相对来说还是中小型企业居多,因此,即便双方签署了全国性采购协议,厂商也因承受不了连锁地区的资金压力,只能分解给地方分公司或者代理商来做。

    居然之家总经理汪林朋告诉本报:“上游生产企业的规模使建材超市在供应链与物流配送方面存在问题,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是制约了超市发展的地方。这是它最大的瓶颈。”

    “采购规模不断扩大,价格能否优惠,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陈及也表示了相同的担忧。

    而摊位制市场则因为管理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大多是厂家和代理商直接开店面对顾客,在价格上往往具有优势。

    汪中玉介绍,家得宝等所倡导的模式主要是全球采购和贴牌,但在国内想做到统一采购,由于在地域跨度、物流、经济结构这些方面的差异,难度要比在美国本土高的多。而自有品牌的盈利在国外超市中占到很大的比重,但在中国市场目前发展并不充分。

    与此同时,国外建材家居超市最大的diy概念也在中国“水土不服”。在西方,diy的出现源于人力成本的昂贵,但在国内,diy更多出于兴趣爱好而不是成本压力,所以这种在国外非常普及的消费形式来到国内却变成高档次形态的消费。而diy中最重要的园艺也在中国难以找到市场。据悉,百安居在中国市场专门设立的装潢中心在英国等市场并未出现。

    优势无法发挥,这也许正是西方模式在中国本土盈利能力无法迅速提升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基于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规模扩张仍然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主题。陈及认为,中国建材家居市场的规模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商业地产的兴起,对于国内外企业来说前景都是明朗的。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