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 八大变数揭示商界暗潮2008/3/25 [访问本页PC版]其次,就是异地扩张的具体操作模式。大部分经销商是采取联合模式,以牺牲利益让联合者赚钱,自己赚取网络,也就是用钱换地。通过异地的人力资源、网络资源以及市场资源来扩大自身影响力,进而更多地占据话语权向厂家争取更高利润以求的自身的不断发展。 除此之外,在进行异地扩张的时候,最好考虑能否借助一些外力,例如当地政府出台的一些新政策或者厂家进行市场扩张的契机等等。异地经商已经不像从前那么简单,毕竟在与当地不同业态合作初期需要借助当地经销商的很多资源。而在与异地经销商联合过程中,需要从心态上进行全面调整,异地联合一定要是合作的心态,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懂得在得失之间掌控平衡,这样才能真正联合(或者说合作)成功。 变数四:多元化经营引发经销商群体进一步细分化 最近两年,经销商单纯依靠产品价差来赚取的利润已经越来越少,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最近两年经销商谈论最多的话题。而人们通常说的多元化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限多元化,通过代理产品品类的延伸、复合渠道的开发以及全新资源的占领等措施来实现。另外一类就是无限多元化,在经营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例如做食品的经销商转型做了房地产开发商,或者转型做零售商等,从经营产品、人员管理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前一种多元化相对比较简单,因为仅仅是从经营的产品品种以及销售渠道方面进行了一些变化。例如,主做流通市场的经销商受制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得不开始转型主做现代零售终端。他们只是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进行了转变,其主营的品种以及品牌或者品类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做糖果的经销商依然是做糖果,做调味品的经销商依然是做调味品。变化的只是具体的结账方式、渠道管理以及人员配置而已。这类经销商的转变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操作思路就可以占据一定优势。 后一种多元化发展则会使经销商在各方面全方位实现“归零”,一切从头做起,重新摸索。这时候,就需要经销商从根本上进行全新的调整。首先,从人员配置、业态熟悉到具体运作等方面进行全新的组合和尝试。为了不影响主业,就需要建立全新的具体操作体系、运作单元以及全新的市场管理等等。这种多元化经营则需要经销商具备超强的扩展能力,必须采用全新的分公司进行独立运作。 两种多元化使得经销商群体开始更加细化,尤其垄断型经销商群体的不断出现,使得经销商在细分领域的优势越来越突出,群体细分化程度也日渐明显。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