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深度分析中国建材家居连锁业在天堂中堕落

  2008/7/24  [访问本页PC版]

    如此一来,曾经的三大本土品牌只剩下东方家园和好美家。目前,东方家园在全国只有25家店,虽然2007年销售额62亿元人民币,屈居建材连锁第二,但在全国布局上远远落后于百安居相对平稳的好美家虽然没有想到卖身,却也收缩到长三角大本营,沦为地方品牌,28个店2007年销售额仅为30亿元。至此,在连锁网络的速度竞争中,本土建材连锁品牌全军覆没,就连专家们都认为未来中国家居建材零售业的竞争者只能是百安居和家得宝。

    被杀还是自杀

    中国本土家居建材连锁行业整体溃败,将大好天堂让给百安居等外资,让中国成为群雄逐鹿的战场。谁是扼杀中国建材连锁行业的凶手?答案是,本土零售商要模仿家得宝连锁模式困难重重,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几乎不占任何一项。

    本土建材连锁生不逢时。在家世界起步后两年,东方家园和好美家开业的同时,百安居等外资巨鳄就进入了中国。他们拥有庞大的世界供应链和丰富的运作经验,有足够的资本支持他们在中国赔本扩张。2001年,中国加入wto,只有5年经验积累,还在亏损中的本土建材连锁企业就要面对外资企业越来越近呼吸,而留给他们壮大自己的时间只有短短3年。在起点不平等和机遇不公的基础上竞争,如同小孩子和大人掰手腕,后果可想而知。

    更令人扼腕的是,本土零售商竟然不占地利。

    家得宝的发展,得益于美国的diy(自己动手做)文化。在欧美国家,劳动力资源紧缺,家装材料费用与人工费用的支出比例为1∶2,这直接催生了家得宝和百安居这样的仓储型家居卖场。而中国劳动力价格十分便宜,家庭装修更多地依靠装修公司,因此,纯粹“家得宝”式的商业模式在中国行不通,移植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模式创新,而这对于本土连锁业者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相形之下,外资连锁早已在世界许多国家有本土化尝试的丰富经验。

    中国物流体系和装修建材产业链不配套也给家得宝模式在中国推广造成了极大困难。中国目前第三方物流欠缺,建材行业假货泛滥,缺乏整合,这导致大型建材连锁超市利润率极低。据行业人士分析,行业毛利率是25%左右,开发票等就要减去15个百分点目前国内生产装饰装修材料的企业有1/3都是小额纳税企业,开不出增值税发票,而建材超市都属于一般纳税人,在税务上面临很多困难。与此同时,外资连锁却在享受税收优惠。

    尽管在3年的保护期中中国对外资连锁在中国扩张设立了重重限制,但在地方政府引进外资的强烈愿望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冲动之下,外资连锁迂回包抄,绕过政策壁垒,在全国加快布局而内资连锁反而受到限制。对此,张宏伟在2003年政协会议上提出“零售业过度开放”,结果石沉大海:东方家园没有列入商务部重点扶持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家世界倒是进去了,但是没有赶上受惠于扶持的具体措施就不得不因为上市失败而卖身。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