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深度分析中国建材家居连锁业在天堂中堕落

  2008/7/24  [访问本页PC版]

    在人和上,本土建材连锁更是处于劣势:缺人,缺钱,是张宏伟们时刻要面对的问题。

    家世界和东方家园虽然聘请了美国、欧洲的人才,但是在本土化和人才争夺战中还是输给了外资连锁企业。中国建材连锁业发展时间短,本土人才少,家世界这个“黄埔军校”出去的人才基本上辗转于各个企业之间,价格炒得半天高。缺钱,直接导致缺乏专业人才,导致本土建材连锁企业扩张乏力。东方家园前期曾经试图以并购与自建并举快速形成规模,但在华东的第一例并购就不成功。这次受挫后,从2000年后,东方家园基本放弃并购方式。

    最根本的还是缺钱。培养人才,挖人,开店,开配送中心,都需要大笔资金。然而,对于多为民营企业的本土建材连锁,找钱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由于资金压力,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连锁则选择了做“二房东”,走商业地产经营和品牌输出的路子,基本脱离了建材连锁模式的阵营。

    在没有上市公司的情况下,杜厦只靠银行贷款和占用供应商货款(加上民间集资款)实现了短时间扩张,卖出了好价钱,可以说冒了点风险抢先一步获利出局,留下同行们苦苦挣扎。

    张宏伟也一直为筹资而大费周折,在资本运作上闪转腾挪。1997年,张宏伟将配股所得的3.56亿元资金的2.1亿元投到了建材连锁超市上2000年又通过配股,筹集了4.3亿元用于东方家园的扩大投资。2004年,东方家园一年内开店8家,门店总数从14家迅速升至22家。但不幸的是依靠银行贷款的东方家园碰上2004年宏观调控缩紧银根,2005年一年内没有开新店。2006年,甚至有市场传言称东方家园出现资金链危机,幸而张宏伟及时驾驭了扩张的势头,危机消弭无形。

    现在,张宏伟的东方集团旗下拥有上市公司东方集团(600811.sh),还是中国民生银行、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锦州港的大股东之一。拥有多个优良的融资渠道,他还要卖掉49%股份,可见日子的确不好过。

    所以,杜厦和张宏伟都在超市之外做了探索,那就是房地产。东方家园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轻自营模式的经营压力,将门店建成多层,集“建材、家装、家居、家具”四位一体。如今,东方家园将建材超市资产剥离出来单独设立了一个事业部,家居、家具部分不再自营,开始改为招商,以收取租金为主要经营模式。东方家园的核心资产已经是商业物业和储备土地了。因为采用自建店模式,东方家园在全国储备了近500万平方米土地。

    在杜厦卖家世界的过程中,就物业和土地这一块最值钱。虽然杜厦在扩张过程中,很多物业都被抵押了,用于建设新店,后期有主要是租赁物业,但是凭借全国网络的势能,加之他全部使用的是社会资源,还让买家还家世界对供应商的欠款,在地价高涨的时期,房地产还是卖了37亿元之多。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