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董新军:中国瓷砖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机遇和挑战

  2008/9/11  [访问本页PC版]

    第三、国际巨头以到国内贴牌生产抢占竞争优势。

    由于我国的陶瓷业在国际上地位不高,所占市场份额较少,在未来激烈的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要命的是我国陶瓷行业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并未形成真正有影响的品牌――没有国际名牌就是我国陶瓷行业的“短板”。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重视陶瓷的发展,给我国陶瓷产业也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外知名陶瓷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洋品牌在我国注册,许多外资陶瓷企业已经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甚至已开始了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研发,本土品牌将面临全面的竞争压力。尤其应当注意的是,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大型陶瓷企业由于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科研能力和管理经验,对国内企业将形成巨大的压力。如意大利、西班牙几家鼎鼎大名的集团公司来到中国与中国名牌陶瓷厂商谈贴牌生产,都希望将玻化砖的生产基地移往中国。这些洋品牌在很多领域抢占国内陶瓷市场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问题,以压制中国陶瓷的海外拓展。因此,我们将处在一个没有世界名牌的情况下和全球知名品牌展开残酷的“肉搏战”。

    第四、出口退税政策扼制瓷砖出口。

    2007年6月19日,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财税[2007]90号文通知,把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率调低到5%。此前的2006年9月15日,我国才将陶瓷出口退税率从13%调低到8%。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国家两次调低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率,已经十分明确地表达出了今后陶瓷行业的总体发展方向。由于竞争空前激烈,潮州相当一部分中、小型陶瓷企业产品目前在海外市场上的利润空间十分微薄,有的甚至仅仅靠国家出口退税生存着。而当出口退税率从13%调到8%,再调低到5%时,这些靠出口退税生存的企业的生存空间已经不复存在。因此,相当部分中、小型陶瓷企业不得不关门结业。就算是一些颇具规模的企业,仅仅依靠海外市场也“过活得十分艰辛”,业内不少有识之土均感叹道:“出口陶瓷不变就前途渺茫了,就是要在稳定出口份额的前提下打开国内市场,‘两条腿’走路才能稳健发展。”这一政策出台的结果是2007年我国陶瓷出口增幅大幅下降,比2006年增幅下降了19.32%。据国家税务总局透露,在未来3到5年内,我国还将大范围取消进出口退税。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陶瓷行业尤其是建筑陶瓷行业,因其资源、能源消耗严重,环境代价高昂,最终难逃被国家限制出口甚至限制生产的命运。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