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2008年陶瓷行业发展与变化陶瓷视界 2009/1/4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 宏观政策 政策调整促产业升级 2008年年初,一项陶瓷产业整改的政策改变了佛山陶瓷产业的格局。根据初步整改计划,42家陶企扶优扶强146家陶企需要调整还有175家陶企需要关闭与转移。 6月,《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单位能源消耗限额》正式实施。陶瓷企业要继续发展,必须先过能耗关。 佛山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和能耗标准促成佛山各大陶瓷企业四处建厂,佛山陶瓷产业渗透到全国各大产区的资本力量已经悄然改变了产业格局。数十家实力企业、数百亿资本的战略扩张,一个以资本为纽带的佛山陶瓷产业版图正在中国大地上凸现。而在这一轮转移中,粗放转向精细,低端走向高端、无品牌走向品牌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环保、高附加值产业的打造成了主旋律。 产业基地 佛山品牌“独秀”时代将被打破 2008年,受到金融风暴影响,全国各建陶主产区产量都有所下降,甚至部分企业难以为继。然而逆境中更要奋起,以佛山为代表的全国各大产区都在积极推进:大力治理污染取得阶段性成果企业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加速产能扩张。 在“南陶北移”热潮的影响下,东鹏、新中源、新明珠、蒙娜丽莎、金意陶、箭牌、欧雅、英皇卫浴等一批具规模的品牌企业先后在全国布下数个战略生产基地,而江西高安、四川夹江等作为国内陶瓷产区的后起之秀,则迅速成为佛山陶企在国内战略转移扩张的热点区域,引导了行业迁移和产业的重新布局。 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佛山陶瓷企业已在江西投资逾70亿元。江西高安基地共有投产的陶瓷企业25家,投产生产线30条,仅抛光砖日产量就达6.8万平方米。而在2009年还将新增22条陶瓷生产线及卫生洁具生产车间2个。高安俨然已成为佛山陶瓷企业北移的新基地。 此外,在产业转移浪潮的冲击下,潮州、淄博等传统陶瓷产区也开始改变原先外销、贴牌等单一经营模式,品牌化经营被确定为各大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而高安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佛山陶瓷品牌“独大”的时代将被打破。 企业战略 企业竞相“下乡”攻城掠地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