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城市终端建材市场走访调查2016/3/4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2015年,在各建陶产区陆续传出企业停产倒闭的消息时,终端建材市场也是动荡不安,撤店、经销商游行要求降租等事件屡见不鲜。 “销量下滑了20~30%”、“利润减少2/3”……记者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询问陶瓷经销商对于2015年的回顾总结时,听到了不少这样的反馈。价格战、品牌诉求、渠道变革、成本上涨等为经销商套上了重重枷锁,以至于不少经销商折损严重。 猴年春节已过,新一轮战争再度拉开帷幕,2016年,经销商们将如何应对危机谋求生存与发展?对前景表示迷茫的不少,但亦有不少经销商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正在积极备战2016。 广东广州:经销商整体心态乐观,陶瓷建材将现新格局 春节假期期间,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的几个建材市场和家居广场,得知许多店面在正月初八前后就陆续开工了,由于刚刚开年,市场上人流较少,进店参观选材的顾客并不多。少数经销商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店面装修升级,为顾客提供更好的购买体验。为了招揽顾客,不少家居广场成立了家居联盟,联合商城内的瓷砖、家具、灯饰、吊顶等商家推出联动优惠活动。 一位经营瓷砖销售多年的经销商认为,2016年陶瓷行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下行的经济必然波及陶瓷行业,特别是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企业,撑不过去的只好退出,撑得过去的,也会在出了一身冷汗之后重新思考,谋划下一步怎么个走法。然而,两股潮流也有一个汇交点:传统陶瓷不会湮灭,只会出现新的格局,况且产业的整体素质会提高,抗风暴能力会加强,对于许多企业和经销商们是一种发展提升的良机。 欧亚达家居商城内一位经销商李先生说道,虽然房地产一线市场消费相对疲软,导致建材需求急速下滑,但房地产市场低迷是短暂的,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各类住房政策只是让住房价格下降到合理的水平,消除房地产泡沫经济。住房作为居民的生活必需品,陶瓷等建材类产品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通过住房政策,让建材类市场恢复正常的供求关系,同时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 为了应对低迷的市场形势,众商家纷纷想方设法渡过难关。某品牌广东区域内的总经销商提到,整合销售渠道,建立快速有效的分销模式,这是提升销量的重要途径。陶瓷企业和经销商们要想在2016年占据先机,就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因此,要整合分销渠道,优化资源,把力量集中在最能实现利润的分销渠道上。分销渠道是把产品快速有效地送到顾客手中的有效途径。不管是经销、代理还是专卖店直销,目的就是一个,快速地把产品送达顾客,换取利润。新产品上市,就如发起一场战争,战争的胜负就在于战略和战术,选择分销渠道就是选择战略和战术。 对于生产厂家的建议,多位经销商均表示,厂家需要充分分析自己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特性,生产差异化的产品,满足经销商和消费者人性化的需求。抄袭或模仿别人的产品,只会自掘坟墓。陶瓷企业经过近一两年的行业洗牌,一些企业产品没有特色,大众化和同质化严重,同时机器设备陈旧,综合实力落后,自然就被淘汰。生产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人性化需求,关键是需要创新性的产品研发人才和对市场敏感的营销专业人员。陶瓷产品的消费者,大都是一般居民,作为陶瓷企业,就应该倾听他们的呼声,生产贴近大众的产品。 湖北武汉:价格战升级,新模式冲击传统渠道 正月十一,在走访武汉华中建材市场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店面大门紧闭,只有少数几家店面已正式开门营业,据店内工作人员介绍,店面全面正式营业要到正月十五日以后。 张力(应被访者要求,此处为化名)是广东佛山某品牌武汉总代理,已代理该品牌八年,在武汉有三家店面。走访当天,也是其开年正式营业第一天。 “市场愈加困难,生意也越来越难。”谈及2015年的总体感受,张力如是说道。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在张力看来,是造成市场冲击的主要原因。“市场上300×600mm的瓷片便宜的已经卖到每片3元左右,我们的渠道以零售和批发为主,但今年的批发并不好做。”张力表示,像他们这样代理佛山品牌的代理商,厂家给经销商的产品出厂价就已经达到了每片6元多,在武汉市场上的价格优势相对较弱。 张力介绍,其位于武汉华中建材市场的店面2015年毛利率大约为30%,此外,不断攀升的租金成本、人力成本,迫使经销商只能在渠道上发力。然而,在渠道下沉的背景下,以走量为核心的批发模式显得愈发艰难,加之行情转冷,零售也日益下滑。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