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砖网络打假之痛陶瓷信息 2017/3/19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 打假难,网络打假更难! 历经多年发展,互联网在改变民众生活习惯,并为之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假冒伪劣产品与欺诈现象肆虐的沉疴宿疾亦积弊已久,业已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皆而有之的“老大难”问题。 虽然近两年来,关于网络打假的呼声在媒体、企业、消费者之间此起彼伏,互联网平台与相关监管部门也多次重拳整治,但效果甚微,乱象更巨——有权威人士如是形容,“就像打地鼠游戏,敲死一个,冒出一双”。 时至今日,愈演愈烈的网络“李鬼”所毒害的已不仅仅是消费者、品牌商和互联网平台,更深刻冲击着中国制造业和健康诚信的商业环境。而网络打假亦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全社会所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下,侵权造假形态呈现多样化、隐蔽化、动态化、复杂化,这使得网络打假成本高昂、周期冗长、流程繁琐复杂,大多数企业、消费者面对侵权、假货,只能保持沉默。而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正处于飞速发展期,制度门槛不成熟、国家法律不健全等,使造假、侵权的成本低廉,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法治威慑。 正因如此,面对假货,大部分消费者、品牌商只能望“假”兴叹,有心无力。 时至今日,网络打假已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全社会所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漫画/马菁菁 “100家店,仅1家是真” 2016年,因新房装修,28岁的武汉市民余先生,在实体店看中一款佛山某知名瓷砖品牌的全抛釉,折扣价88元/片,但后来余先生对比发现,该品牌的类似产品在网店上的“惊爆价”仅为42元/片。考虑到网购的便利性和价格优势,余先生最终选择了网购。 拿到实物,并完成部分铺贴后,有懂瓷砖的朋友提醒余先生:“价格偏低,很可能买到假货”。后经专业人士验证,余先生购买的系该品牌的一级品,由中间商销售。了解到“低价”内幕和产品可能存在瑕疵后,余先生想退货,但无奈部分产品已经铺贴,只能作罢。 众所周知,陶瓷是低关注行业,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极其有限,类似余先生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于网店上买到次品、假货的消费者不胜枚举。 据媒体报道,科勒卫浴曾在一次小区促销活动中,一位消费者表示,促销活动中1999元的马桶在网上只卖700元。科勒卫浴后查实,该700元的马桶为假货,消费者买回后,不仅没有说明书和保修合同,就连陶瓷烧制的颜色都与正品有很大不同,而科勒的商标,也不是烧制上去的,而是直接贴到马桶上的。 网络渠道上,假货的铺天盖地不仅令消费者真假难辨,防不胜防,也让众多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躺着中枪,名誉受损。 如曾经轰动陶瓷行业的造假事件:北方地区出现大量假冒佛山品牌的陶瓷,造假者仅花几毛钱就能将“三无”陶瓷包装成名牌出售,致使利润倍增。而这些产品一旦通过网络销售,将获得较大的渠道便利。 正因假货横行,近年来名牌瓷砖“名不副实”纠纷屡见报端。广东省抽查结果曾多次曝光东鹏、蒙娜丽莎等知名瓷砖品牌产品不合格,让人大跌眼镜。而事实上,这些不合格产品均系山寨公司所有。 随着电子商务的愈加火热,愈演愈烈的网络造假、侵权现象,已不仅仅是一家企业、一个行业的愁事,更成为了整个制造业和社会的伤痛。 佛山一家要求匿名的知名瓷砖品牌电商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吐槽:“目前我们品牌在淘宝上的店铺有数百家,但每100家里面,仅有1家是真的。” 金意陶瓷砖新零售科科长熊志强也向记者表示,淘宝上有多少家“金意陶”的网店,尚没有详细数据,但经过官方授权的仅有三家,加之金意陶自身的官方旗舰店,“也就是说,除了四家是真的,其余全是假的。” 而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更是在两会提案中公开表示:“在淘宝上有300多家打着‘马可波罗瓷砖’、‘马可波罗卫浴’等旗号的店铺,只有两家经过授权,其他都是‘李鬼’。” 黄建平称,针对淘宝打假,马可波罗瓷砖曾去东莞市公安局经侦报警,警察发函到淘宝网去,可一个月都没有任何答复。他建议,阿里巴巴加大对不是企业品牌官方授权的网店的查处力度。 互联网平台的假货肆虐与网络打假,在3.15即将到来之际,经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以更加深刻的方式,再次被引爆。 越打越多,打而不绝 瓷砖大佬的呼吁,随各大媒体的广泛传播,很快演变成为全国性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热议与探讨。 这揭开了隐藏在网络打假背后难以名状之痛。 事实上,黄建平并非首个喊话马云加大打假力度的实体经济企业家。据北京商报报道,2015年底,很多著名家居品牌遭到网络山寨店在利益与声誉两方面的侵害,不得不选择集体抗争。 随即,一场由80家主流家居企业打头阵,数十家家居流通品牌及线下450家家居商场组成的打假“统一战线”,联名喊话马云打假。这场行动自2015年底延续到2016年初,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打假行动并非只针对淘宝,而是以此为契机,谋求净化整个网络购物环境。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