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从陶瓷砖到陶瓷薄砖的轻薄之旅

  2017/6/13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作为三大传统建材产业之一,陶瓷的发展与水泥、玻璃有着颇为相似的脉络。

    辉煌的历程,大国的地位,从大国迈向强国的摸索前行……陶瓷,也遇到了自身发展的桎梏和转型升级的机遇。

    传统陶瓷砖,俗称“厚砖”,顾名思义,就是非常厚重的瓷砖。而这种“厚砖”的生产过程,是典型的“三高”过程,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而烧制厚实的瓷砖,也需要消耗更多的黑土、煤矿等资源,使得建筑陶瓷的原材料,到如今已呈现出“物稀价高”的局面。

    和其他传统建材有所不同的是,陶瓷砖是面向终端消费市场的主流建材产品之一。随着陶瓷砖在家居地面和墙壁的使用上,逐渐取代石材和木材,成为家装最普及的产品之后,未来瓷砖市场,还有着持续的发展空间。

    那么,如果继续以“厚砖”统占市场,陶瓷砖“三高一资”的症结,势必成为建材工业主要的污染源。

    因此,陶瓷砖的轻薄化,成为建筑陶瓷产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不仅是一个产业在探寻绿色可持续发展中的唯一出路,也将成为“东方陶瓷古国”传承民族文化、造福后代子孙的责任和使命。

    轻薄陶瓷的全球步履

    尽管陶瓷在当今已经遍布了全世界,但全世界公认的陶瓷工艺中心,毫无疑问是中国。

    6000年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历史,上百种陶瓷工艺与艺术造诣的发源地,陶瓷文化几乎传承于中华民族代代子孙,令全世界不曾忘记的那些美轮美奂的陶瓷精品中,凝结着一个东方大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精髓。

    而作为装饰材料,陶瓷砖在全世界的发展,几乎是紧随艺术陶瓷之后而兴起。古时称为装饰陶瓷,源起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当时的装饰陶瓷,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只是满足皇室、贵族和宗教场所的需求。

    工业化规模型流水线生产的现代陶瓷砖,始于最早进入工业文明的欧美国家。也因此,陶瓷史专家普遍认为,世界现代陶瓷砖的真正发源地,始于中世纪的欧洲。源于欧洲的陶瓷砖,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马赛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砖、安特卫普的釉面砖、荷兰瓷砖插图等,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中国的陶瓷砖发展历程,却显得有些落寞,尤其是现代瓷砖的“进化”史,要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所用陶瓷砖还需要大量进口,“瓷砖”在当时被认为是只有少数人才用得起的奢侈品。

    但正是因为中国陶瓷艺术与工艺所奠定的深厚基础,令中国陶瓷砖的发展,尤其是规模化生产所使用的装备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在近30年里,赶超国际的速度非常快。

    从1983年第一条现代化建陶生产线进入中国至今,中国已成为陶瓷砖产量第一、人均消费第一、出口第一的陶瓷大国。建筑陶瓷在国内已经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消费链。众多品种的产品在国际同类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但是,这三项“第一”的创造者,都是至今仍在中国占主流销售地位的传统陶瓷厚砖。也因此,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的背后,中国陶瓷产业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污染的代价。

    轻薄陶瓷的概念,始自于亚洲另一个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人第一次提出“陶瓷砖轻薄化”的理念,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在实际生产应用上得到推广。有意思的是,欧洲人立刻关注起这一事物,并迅速在工业化道路上走在了前面。

    欧洲发达国家在研发轻薄陶瓷工艺技术方面,也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

    2004年,是全世界陶瓷界值得记住的一年,西班牙成为第一个将轻薄陶瓷大幅度推广到市场的国家。此后3年的时间内,轻薄之风蔓延至整个欧洲。今天,轻薄陶瓷在欧洲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

    国人的“白瓷片之殇”

    将近10年时光,在对轻薄陶瓷进行论证和研发的过程中,中国陶瓷行业的专家和部分领军企业家并没有置身事外,而是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各方面的学术论证、理论呼吁乃至研究开发,称得上是“如火如荼”。

    然而,在现实生产和应用中,在终端消费市场上的推广,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凄风冷雨。前所未有的巨大阻力,直到今天依旧让全行业一筹莫展。

    2010年开始,“陶瓷轻薄化”的呼吁持续高涨了3年。众多行业专家,都以亲自撰文的形式,在各大报刊和网络中发表,强烈倡导轻薄陶瓷的发展。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