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显仁:陶瓷企业的创新,只有两条路可以走!2018/11/5 [访问本页PC版]再看国际大趋势,产能过剩是世界性的产能过剩。意大利过剩20%左右,西班牙过剩30%,印度、东南亚、土耳其等都下滑得很厉害。这是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国家政策也不鼓励陶瓷企业大量发展。 现实真的有上面所讲的那么悲观吗?2008年的意大利陶瓷行业,一年内下滑40%,但他们活下来了,虽然现在只有4亿平方米的产量,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却是老大。因为他们在艰难的时候做创新,他们想的是如何在全世界的高端集合体做老大。偏偏那时候,最应该是老大的中国活得很滋润,没有理会那4亿平方米的市场,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所以在现在艰难的环境下,意大利活得很好,产品单价接近中国的3倍。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体量,都没有人占有超过2%~3%的销售量,这说明一个企业只要做好一点,就可以活得很好。美国的莫和克集团,占了美国50%的市场,靠的是不止是产品,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后台组织,比如erp系统、库存系统、物流系统等。 如果要创新,先想想企业的策略是什么?只有两条路:要么走规模化,要么走差异化。 什么是规模经济?现在不管做什么都要当老大,规模经济要当老大。经常有人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这就是没有策略,不知道要做什么,什么都做的话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当老大。 真正重要的是怎么拓展渠道,再谈产能、规模。如果一个地方要扩大规模,要考虑的还包括运输成本、原材料成本是否适合。 差异化也很难做,做规模经济的都不愿意做差异化,量太小。做差异化的,又觉得规模经济走量,利润低,两条路没有对错之分。 中国有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是全世界没有的,就是做差异化的规模经济。就是找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但是又把它做到极致。因为中国量太大了,随便一个市场都很大,所以聚焦一个领域也可以活得很好。 03陶企无需大的创新 接下来要创“什么”新?要想两件事:做对的事,还要做别人做不到的事。现在需求不足,所以要想你做的事是不是有竞争优势,再想你可以做得很好。别人跟进,又可以把你挤走,这个不值得创新。 比如,做大板一定是未来趋势,但是现在不是时机,要考虑做了能不能做成老大?要投入多少资金推广?经销渠道的更新有没有套路? 再介绍两个案例:密缝铺贴和功能瓷砖。当有企业提出一些事的时候,就要想为什么会这么做?你不这样做要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简一提出的密缝铺贴是高招,是致命的。简一把产品做到极致,出厂价很高。消费者要密缝铺贴只有它能做,别人不敢跟,跟了就是在捧简一,不跟,简一又赢了。 功能瓷砖,很多品牌被贴上了功能瓷砖领导品牌的标签,未来怎么发展?或许有企业有机会做功能砖的老大,但品牌被局限了,功能被推起来以后,又是全行业共享的。 很多事情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想。全行业都说众人成虎,大家一直以为是行业推动消费,其实有可能是推着消费者不喜欢的产品。消费者的审美眼光,远远在陶瓷行业从业者之上,因为网络和国际视野,他们知道什么是他们想要的,反而我们不知道。 要创新,现在不能做大创新,因为企业支撑不了。我刚加入兴辉时,公司推广四大产品,加厚加白抛光砖、薄板、发泡陶瓷、金刚釉,后来只保留了金刚釉,就是现在行业所说的金刚石,这是兴辉开创的。 渠道创新是可以思考创新方式。新的模式、新的渠道很难做。比如互联网,即使集全行业之力集成一个网站都产生不了流量,因为没有消费者专门为了陶瓷上一个网站,更何况是单一品牌。 在渠道上,以后的赢家或许会回到分公司制,但是分公司管理难度大,一般企业是否有能力投入?可能只有老大能做。就高安现在的品牌而言,或许可以考虑成为区域的老大。江西省有四千六百万人口,意大利有六千万人口,如果成为江西的老大,面对的是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量。 或者高安的企业可以当知名品牌的省代,就像佛山企业也在走跟意大利公司合作的模式。外国品牌有最好的产品、技术,但是要进入中国做渠道,做不过中国企业,中国可以代理外国品牌,可以学到最好的技术。佛山品牌也一样,到江西也斗不过本地的企业,本地企业可以当佛山品牌省代,助其渠道下沉,当本地企业成为一省老大以后,还可以顺便发展自己的品牌,这是抱团取暖的做法。 |
相近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