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企业九招打进超市2008/1/31 [访问本页PC版]虽然有重重阻碍,张老板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要“搏”一下。对于他这样的小食品企业来说,超市是不能放弃的通道,在超市风起云涌的今天,放弃了超市就等于放弃了未来。许多企业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才会不惜代价地往超市里挤。 张老板根据一个多月的调查和走访,对上面说的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其划分为三类,并逐一理出源头,然后采取措施,各个击破。 1、针对“入场费”问题,边打边谈,侧面伏击 症状 (1)借口推脱 主要因为产品没有名气,而且超市已有很多类似产品,超市不愿意再占用货架和人力销售同类产品。对于一些新出品牌,因为摸不准它们到底能有多大的销售量,超市一般也不愿意接受。因为不愿意接受,所以就提高入场费,以入场费为挡箭牌拒你于门外。 (2)可收可不收 对你的产品他有一定兴趣,但兴趣不是很大,顺手加入入门费这个条款,对超市来说属于一举两得,产品卖得好,他当然高兴产品卖得不好,对他也没有什么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入场费有极大的随意性。 药方 (1)死缠烂打 在a超市,张老板采取了“一摸二磨三让”的策略。首先,通过与超市的营业员等攀谈,摸出超市谈判者的情况,包括其个人背景、爱好、工作任务以及目前上司和同事对他的评价等等,并掌握这人的上下班时间规律。然后,要求业务员坚持日本推销专家原一平“七次拜访,60%成功率”的战术,采用“磨”的功夫。拿出“要钱没有,打死不走”的办法,天天找你。经过死缠烂打,把自己企业的信誉、质量、产品的特点进行不断的灌输,日久天长,超市往往会有所松动。这样大约“缠”了一个月之后,张老板又做了第三步——让,把产品的价格进行适当的下调,从而让超市利润更高一些。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a超市向张老板敞开了大门,进场费也被“适当”地降低了。 (2)空箱术 张老板经过了解,发现b超市的头头性格火爆,如果像对a超市那样,硬磨软缠肯定会惹恼他,所以他决定智取。张老板采取的方法是“运送空箱术”。首先,张老板派业务员观察b超市头头每天上班的时间和规律,在掌握其每天到单位的时间后,张老板派了一名形象比较“优秀”的业务员,隔三差五拉着一辆小型板车,板车上装着一堆空货箱子,在其上班的同一时间,来到超市门口等着,或是说:“路过,顺便买点水。”或是停下来,到超市里转转:“看看这里面包的销售情况。”时间久了,这个超市的头头偶尔会问:“你们的面包卖得怎么样啊?”业务员就说:“还行。”就指着板车上的空货箱让那头头看,“这是刚从哪儿哪儿换回来的空箱子。昨天一天他们就卖了这么多。”一来二去,b超市的头头形成了印象,认为张老板的货是真的好卖。就这样,张老板的面包不但顺利地进入了b超市,而且在进场费上也得到了很大的优惠。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