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2007/10/13 [访问本页PC版](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十一五”期间,哈尔滨提出了建设国家重要的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和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东北亚重要的经贸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使哈尔滨成为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的宏伟战略目标,必将对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产生巨大的需求。 ——调整经济结构对科技的需求。哈尔滨市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尽合理,第二产业中,传统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占较大比重,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支柱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哈尔滨市加快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增强技术要素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步伐,不断调整原有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提档升级。抓住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科技的需求。尽管哈尔滨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但历史上形成的依赖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以资金、劳动力的大量投入支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解决经济增长与总量过剩的突出矛盾。形成少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结构—效益型”模式,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的转变以及由“资源投入型”向“资源利用型”的转变。 ——构建和谐社会对科技的需求。解决人口健康、公共安全、资源合理利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需要政府从宏观政策上进行调节,更需要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科技不再只是单纯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力,也是实现“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粘合剂”。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态人居、疾病防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技水平,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耗方式和结构,构建节约型社会。 “十五”期间,哈尔滨市科技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与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提出的需求相比,还面临着许多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科技优势和潜能尚未有效释放,科技创新活动整体效能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就强科技资源整合不到位,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有待创新基于技术关联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有待进一步形成和发挥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培养和使用人才机制有待完善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一五”期间切实加以解决,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使科技对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