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哈尔滨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2007/10/13  [访问本页PC版]

    5.高效节能与环保。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技术、节能技术和工艺、余热利用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及检测技术、噪声防治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消烟除尘脱硫综合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染防治成套设备、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设备清洁能源及设备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热管及热管换热设备、冻土用低温热管电子散热微型热管、水处理关键技术重大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的预防、预报、监测及应对与处理技术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技术。

    6.现代农业。主要农作物育种、畜禽与水产优良种质资源发掘和构建技术、畜牧水产育种及健康养殖和疫病控制关键技术绿色农产品高效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运关键技术与设备、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装备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关键技术、农田资源受损治理技术、现代农业节水关键技术、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生态集约化养殖技术、生物除草剂、特异性植物源农药、土壤改良剂、生物饲料添加剂新型温室优化设计技术、新基质育苗及高效生产技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型农机具。

    (二)建立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启动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通过明确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努力构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机制灵活、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研究院所为依托的科学原始创新体系。原始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源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原始创新的重要力量。要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到经济建设主战场,支持其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研发一批能够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关键技术,提供一批支撑企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和产品,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形成强大的支撑创新的知识源和技术源。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形成长期稳定、紧密协作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以发展和完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重点,搭建我市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科研开发、中试和产业化前期服务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引导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创新投入是开展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政府各类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创新投入机制,促进企业、金融信贷、风险投资资本对科技产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支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