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王安石变法--大规模公司变革必须研究的经典案例

  2007/9/21  [访问本页PC版]

    富弼、韩琦为官的资历比王安石深的多,范仲淹“庆历新政”(1043年),富弼、韩琦已经是改革派重臣,而王安石刚刚于前一年考中进士(22岁)。王安石曾经是富弼、韩琦的老下级,但这些老家伙,现在跟不上形势,王安石一点不买帐,照样排斥。

    上述王安石排斥的所有人,用儒家标准来衡量,都堪称“君子”,都有直道而行的气魄。王安石的个性决定他不能团结人,也听不进任何意见。这样,就使他在人事上越来越陷于孤立,变法的所有制度设计也不能没有缺憾,变法思想也根本谈不上统一。如果王安石仅仅是一个文人,或者仅仅是一个经学家,孤傲一点、个性强一点,都无伤大雅;问题是王安石现在是宰相,是变法的实际领导者,他理应做到群策群力,但现在他很“孤独”,只能在内信用自己的儿子王雱为“谋主”,在外信用心怀叵测的吕惠卿等人去做“执行”。

    王安石既然不能争取更多的支持力量,最终也就不能发扬光大他的事业。事实上,朝廷内反对王安石的人越来越多,话也说的越来越难听。

    唐介(59岁)说王安石不可重用,宋神宗问:“爱卿!你是说王安石文学方面不可任用呢?还是经术方面不可任用呢?还是吏事方面不可任用呢?”

    唐介说:“王安石勤奋好学,但拘泥古事,议论迂阔,假如让他治理政事,恐怕多有变更。”

    唐介也是一个犟头,以敢说话使人畏忌。宋神宗称道他是先朝的正直之臣,故而重用他,王安石则处处箝制他。两人多次公开争论,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唐介气得要命,背上长了一个疮死掉了。

    宋神宗曾经询问侍读孙固(53岁):“王安石可否担任宰相?”

    孙固回答说:“王安石文学品行很高,处在侍从的位置就可以了。宰相自有宰相的气度,王安石偏激、狭隘,缺少宽容。一定要求得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都是合适的人选。”

    宋神宗同样的话问了四次,孙固都是同样地回答,没有任何改变。

    王安石变法的同一年,御史中丞吕诲(55岁)上奏书论王安石十大过失,可算是对王安石的系统批判。吕诲说:“王安石表面上显得质朴无华,内心暗藏机巧狡诈,骄傲而轻慢皇上,阴险而有害政事。”这是论点,下面列举十件事作为论据。其中有一件事特别有意思,说王安石在迩英阁给宋神宗讲课,要求坐着讲,吕诲认为这是要委屈皇上的尊贵,而博取老师的尊严,不识上下礼仪,不遵守君臣名分;另一件事则关于唐介之死,认为王安石卖弄威福,欺压同僚;又一件事说王安石“名为商讨财利,其实动摇天下”。吕诲最后加以总结: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