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神诺公司董事长鲍杰军:渐进式扩张的全球化发展模式2007/12/17 [访问本页PC版]毋庸置疑,在生产制造方面,中国建陶已经确立了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然而,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并不意味着中国必然就是世界建陶的中心之国。产业层面上的世界中心之国,应当在世界主流市场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力。这主要依赖于世界级的企业、世界级的品牌以及全球化的分销网络等核心要件。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建陶产业目前的影响力还局限在以亚洲为主的国际低端市场,在国际高端市场的影响力甚微,总体来看,仍处在全球建陶产业链的末端,一时还无法撼动意大利的世界建陶产业中心地位。 从产业发展的背景来看,意大利、西班牙的建陶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中国则主要依托本土市场并逐渐向国际市场扩张。2006年,意大利建陶出口量占总销量的70%,西班牙占总销量的50%以上,而中国的建陶出口量目前仅占总销量的14%左右,对中国建陶产业而言,本土市场始终是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但向国际市场扩张的步伐也势不可挡。可以预见,在未来全球建陶产业的竞争格局中,意大利、西班牙、中国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并将在国际市场上短兵相接。 遏制与扩张揭秘强国攻略 在国际产业竞争中,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会遭遇传统强国的遏制,这一规律在建陶产业当然也不例外。 对于中国建陶产业的崛起,世界建陶强国在心态上经历了从无视、轻视到正视和重视的过程。2004年,世界瓷砖论坛在中国举行,会议安排参观佛山欧神诺公司,主要目的是考察用中国制造的设备能生产出什么质量的瓷砖,参观时除了确认以国产设备能够生产出世界一流的抛光砖外,尤其对欧神诺公司r&d中心的规模与设施水平感到吃惊,当时有不少人误认为这是佛山产区公共的r&d中心。这一事例也从侧面说明中国建陶的发展速度与产业水平提升之快确实超出了世界建陶强国的想象。 在与中国的国际竞争策略上,世界建陶强国也必然会经历从放任到遏制再到寻求合作几个阶段。在现阶段,尽管寻求平等竞争与合作的意愿已经开始萌发,但遏制仍然是正在运用的主要手段。之所以要遏制中国,一方面是为了保持传统建陶强国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中国低价产品出口的爆炸式增长完全打破了国际市场原有的平衡,而在传统建陶强国看来,更糟糕的是一些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中,往往采取不公平的竞争手段,扮演着一个不负责任的搅局者角色,这也是它们对于中国向外扩张最为担忧之处。它们认为中国企业采取的不公平竞争手段包括恶意侵犯知识产权、以牺牲环境与劳动保护为代价的非正常低价、3c强制性认证、出口退税、oem产品未标明原产地等多个方面。其中固然有一些误解的成分,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符合中国的现状,作为世界最大的建陶生产国与出口国(数量方面),中国在承担国际责任、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确实任重而道远。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