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远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10/13 [访问本页PC版]四、构建布局合理的城镇建设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紧紧把握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构筑“一核三城镇群”的城市总体框架,加快融入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扩大城市发展空间,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将农村发展和城镇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与调控,逐步缩小城乡二元落差。采取措施加快全市特别是东部、北部地区交通、电网、市政等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优化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承载能力。 (一)建立有序分布的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城镇要素集聚能力和综合实力 科学确定城镇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构筑新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有效拓展城市空间,坚持产业带动和功能配套,积极引导人口向城镇流动,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1、建立开放融合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按照合理布局、重点突破、立足长远、整体规划的思路,逐步构建以清远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南部、东部和北部三大城镇群协调发展的“一核三城镇群”的城市空间格局,实施“南拓、东进、北扩”战略,积极融入大珠三角及泛珠三角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与周边省市相衔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以南部区域为优先发展重点,以清城、清新、佛冈为主要增长极,构建南部活力较强的大市中心区,形成强大的经济增长带,加快与广佛都市圈的融合,力争与广州、佛山共同构建大珠三角中部新的城市群东部以英德为中心,利用有利的交通条件加强与韶关等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北部以连州为中心,通过清连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三连一阳南北贯通的交通要道,与湖南、广西联动发展,成为泛珠三角区域粤湘桂合作的“桥头堡”。着力塑造与山、水、城相依相融、具有粤北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形象,不断强化城市发展能力。 2、明确城市空间发展重点和布局。以清远中心城区(含清城、清新城区)为核心区,并以英德市区、连州市区为次中心分别形成南部、东部和北部城镇群,使主中心、次中心与外围城镇密切联系,逐步形成各级市镇有序分布的地域空间格局。充分发挥清远中心城区核心区的极化作用,增强经济实力和城市引力,更好地发挥南部城镇群的龙头带动作用,同时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快东部、北部城镇群的发展。 ——重点提升核心主城区。以清远市区(包括清城区和清新县城)为中心,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纽带,构建清远核心主城区。该区位靠近广佛都市圈,应主动接受广州、佛山的经济辐射和工业扩散,并成为广州及珠三角向粤北及内地辐射的枢纽。发挥高新区、工业园区、旅游区的带动辐射作用,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三大功能区:文化旅游区、商业贸易区、工业经济新区。加强科技、教育和信息功能,以带动整个清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清远水利枢纽、飞来湖、大燕湖等工程建设,改善城市发展的“水环境”,以北江、滨江、大燕河和笔架河为依托,加快中轴线、环城水系和环城绿带的建设,构建“大运动生态环”,营造富有灵气、充满活力的“湖城”、“水城”,努力把清远市区建设成为华南地区适宜发展居住的山、水、城相依、相亲、相融的山水园林城市。到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80万人左右,其中清新县城人口要达到15万人以上。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