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远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10/13 [访问本页PC版](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体制,创新发展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推进“三化一园”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和谐清远、绿色清远、活力清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战略 “三化一园”发展战略,是立足市情,推动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是强化生态产业聚集区和生态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在更高层次上加大实施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发展战略、发展体制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 ——工业化战略。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大趋势,以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走产业结构更优,科技含量更高、生态环境更好的具有清远特色的集约型跨越式工业化道路。要培育特色生态产业体系,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同步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清远向工业强市跨越式发展。合理利用资源,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重点发展高技术的资源性产业,拓展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发展适应未来市场需求及顺应技术进步趋势的战略产业,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尽快培育一批具有重点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形成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走集约式发展道路,发展规模经济,合理布局,把污染源控制在最小范围,用新技术解决环保问题,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绝不破坏环境,以不断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 ——城市化战略。发挥后发城市化优势,将地理生态条件、历史人文资源与时代风格充分结合越来,按照“超前规划,注重特色,系统布局,协调推进”的总体思路,超前规划,高起点建设宜居、宜业的人文生态城市。坚持城市、生态、产业、文化、社会协同推进,着力创造最适于生活、创业的现代城市体系坚持城乡统筹、系统规划,突出重点、梯度推进方针,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体系,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及乡村协调发展格局坚持城市化与产业化同步推进,用产业聚集效应带动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战略转移坚持适度超前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着力培育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城乡软硬环境,提升城镇的承载力坚持构筑与区域发展态势相适应、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应变能力的城市空间格局和产业布局,保留发展空间,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化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培育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要形成城市开放态势,努力融入大珠三角都市圈,成为大珠三角辐射泛珠三角的重要中心城市。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