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市芙蓉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8/2/3 [访问本页PC版]5、创新运行机制。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化运作”的思路,逐步增强园区自主发展能力。建立和完善园区开发建设的市场运作机制,降低运行成本。加强园区人才培养和引进,重点吸引留学生、高科技人才、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入园创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园区,提高园区适应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坚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隆平高科技园为依托,以园区农科优势为支撑,培育壮大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涉农生物技术、种子种苗、农业设施装备等系列品牌。整合区域区位、园区、农业科研优势,积极引进大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型企业总部,形成新的农业经济品牌。 五、建设宜居城区 遵循“强西拓东”的发展战略,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优化城区环境,美化城区景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努力建设适宜居住和适宜创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区。2010年,全区城市化率达到100%。 (一)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l、加快城区东拓步伐。坚持“修路先行”,加快马王堆新城和东岸地区展览馆路、人民东路、远大路、万家丽路、长榔路、望龙路、合平路、京珠辅道等主次干道的建设和拓改。协调争取省、市支持,加快启动跨浏阳河道路桥梁建设,在浏阳河两岸形成更加便捷、快速的通道。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创新农民生产生活安置方式,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农民“两安”(生产安置、生活安置)用地的集约开发利用。 2、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完成京广线以西建成区道路改造,加强路网联结、整体优 化和局部提升,逐步消灭断头路,使城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畅达。马王堆新城和东岸地区新建和改造的道路,要按照城市主次干道建设标准提高品位,加强水、电、气、通讯设施建设,实现交通出行便捷畅通,供水供电保障有力,较好地满足居民现代生活需求。对新建道路两厢加强规划控制,在产业布局、建筑密度、建筑风格等方面严格实行审核把关制度,提高城市道路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3、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以提高城市防洪功能为目标,全面完成长善垸中心排渍泵站、杨家湾撇洪渠等重大水利设施建设。抓好东岸垸双杨渠、龟山渠、六厘港、姚托渠等渠系的改造和提升。完成长善垸、东岸垸大堤水泥灌浆和9000千瓦的机台改造工程。启动并完成跃进泵站建设工程。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