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规划

  2007/10/13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信息优势以及华侨众多的人文优势,敢闯实干,开拓创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交通、能源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扭转了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基本满足了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腾飞,使珠江三角洲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1999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珠江三角洲在2010年左右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形势,对交通、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从量和质的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按照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做好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现代化规划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次基础设施现代化规划内容包括:交通、能源、水利三大部分。

    一、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现状

    初步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沟通广东省和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框架。至2000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0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06公里,一级公路3424公里,二级公路3704公里,分别占广东省68%、63.5%和27.7%公路密度为69.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出广东省平均水平12.5个百分点。铁路运营里程514公里,占广东省26.5%,其中干线里程466公里。现有港口泊位254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1个,占广东省80%全区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0000万吨,约占广东省港口吞吐能力的82%完成货物吞吐量28137万吨,其中集装箱852.7万标箱,分别占广东省87.6%、97.8%。现有航道823条,通航里程6448公里,占广东省47%。输油气管道里程234公里,占广东省15%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大民航机场2000年完成吞吐量1969万人,占广东省92.0%。目前,该区公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有所缓解港口压船压港减少民航运力基本适应需求(珠三角综合运输网络见插图一)。

    基本成为广东省能源消费和电网的核心。2000年珠江三角洲能源消费总量达到6634.2万吨标煤,占广东省70.2%全社会用电量983亿千瓦时,占广东省73.6%有效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943.6万千瓦,占广东省69.1%。已形成较强的500kv、220kv、110kv输配电网,其中500千伏电网形成主干环形网络,并已延伸至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有500千伏变电站7座,500千伏变电总容量1200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总长度1164千米。建成城市输气主干管网2851公里,供气能力约125万户,用气户95万户。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