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规划

  2007/10/13  [访问本页PC版]

    ——水利

    1.防洪保安标准不高。受洪水威胁较大的西江尚无防洪控制工程江海堤防标准普遍不高,捍卫万亩以上堤围基本未达标,部分蓄水工程特别是中小型水库尚未达到部颁防洪标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偏低,机电排灌设施老化部分河道淤积严重,入海河口泄洪纳潮不畅三防指挥尚未形成体系。

    2.江河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大量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大部分河道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水质恶化,可用水资源量减少,部分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近海海湾时有赤潮出现,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3.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调配能力不强,部分地区出现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如深圳、东莞等地区,本地可利用资源较少,又远离过境水源,形成资源性缺水。许多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维护水平低,运行时间长,老化失修严重,灌区配套不全,渗漏损失严重,部分地区出现工程性缺水。

    4.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水资源的管理体制仍是部门分割,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缺乏有机统一,难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利资金投入尚未形成有效机制,投资力度与其基础设施的地位不适应。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落后,难以适应水利现代化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强管理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以满足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目的,继续加强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并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处理好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发展关系,进一步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二)战略目标

    ——交通

    到“十五”期末,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散货运输系统进一步建设广州、深圳地铁等城市交通系统,起步建设连接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与港澳衔接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积极推进现代物流系统的形成。基本形成以公路为基础,以铁路为骨干,水运、航空运输协调发展,对外运输通道和港站主枢纽相互衔接,结构趋于合理,运输能力显著增强,运输质量明显提高的综合运输体系。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