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规划

  2007/10/13  [访问本页PC版]

    “十五”期间,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投资约88.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3.3亿元,地方政府投资26.6亿元,社会集资0.7亿元,受益者投资48.3亿元。(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见图九)

    (九)建成舒适和谐的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体系

    “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广州综合治污工程、佛山汾江综合治理工程、中山石岐河综合治理工程、江门天沙河综合治理工程、东莞运河治理工程、深圳龙岗河、坪山河整治及西部污水排海工程二期等项目,预计项目投资为84.7亿元。在珠江三角洲各主要水道、市界、重要水源地、主要入河排污口、主要水功能区等地,建设水质监控信息系统。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搞好城市水环境生态景观建设,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水质、废污水处理率按要求达标,消灭城市周边的臭污水涌。珠江三角洲地区原则上不再规划布点新的燃煤燃油电厂,已建成的火电厂必须逐步配套脱硫装置,解决脱硫问题。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治理,使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加强城市美化绿化建设,将水土保持与花园式、园林式的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建设山水园林式的现代化城市。“十五”期间,计划投入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资金59.8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投资13.6亿元,企业自筹22.2亿元,银行贷款23.9亿元。(珠三角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工程规划图见图十)

    (十)建设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分质供水网

    “十五”期间,有计划地建设将自来水加工后直接饮用的居民小区分质供水系统,力争2005年珠江三角洲1000万居民能享用到管道直供优质饮用水。新建的居民小区、大型楼宇、宾馆和公共场所,同步配套建设分质供水系统,已建成住宅小区、大型楼宇、宾馆和公共场所分批改造建设分质供水系统,首先在车站、机场、学校、医院、公园等大型公共场所试点、推广。“十五”期间,计划投入分质供水工程建设资金80亿元,全部由地方政府和企业自筹解决。

    (十一)推进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

    加强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积极发展智能交通,近期重点在高速公路的监控、收费、航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推进民航运输的空中雷达管制系统,提高空域利用率和安全性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建设防灾减灾的预警、信息指挥系统,珠江流域气象、水文防洪减灾等工程,提高预警、预报水平,加强防灾减灾工作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先进、快捷的三防救灾指挥系统。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