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式》:建陶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2008/2/22 [访问本页PC版]2、个性化产品的比例较高,使经营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并直接影响到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为了满足个性化产品与新产品的生产需求导致转产比较频繁,难以实施专线生产。此外,由于对设备、工艺、品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也加大了生产的附加成本,在成本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3、以一二级市场为重点,市场竞争以品牌竞争为主要手段,营销模式以区域总经销为主,同时全方位拓展家装、超市、工程及出口等营销渠道。 4、在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重点推行品牌差异化,品牌营销理念比较先进,品牌经营的层次较高,强调品牌的个性与内涵,品牌规划、推广与维护成本较高,同时品牌也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最终体现。 5、以单品牌经营模式为主,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也适度推行多品牌策略,但各品牌之间在市场定位、个性内涵以及产品组合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品牌数量的多少由企业差异化经营能力的强弱来决定。 6、服务理念先进,服务贯穿售前、售中与售后全过程,同时服务也提升到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创造新价值的更高层次,服务成本随之提高。 7、对人才的要求很高且依赖性较强,因此差异化经营的企业普遍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与储备,人力资源的成本也必然较高。 差异化战略的特例———目标聚集战略 所谓目标聚集战略实则是差异化战略的一个特例。目标聚集战略也是一种基于差异化的经营模式,与综合差异化战略相比,其差异化的范围仅限于某些局部环节,但在这些环节上差异化程度更高,其经营模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以个性化产品高度细分市场,研发与设计投入通常集中于某些非主流产品,研发成本与学习成本的投入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局域性。 2、个性化产品的比例很高,使经营规模受到严重限制,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甚至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不仅在成本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产品质量与供货能力往往缺乏稳定性。 3、以一二三四级市场中某一类别的消费群体为重点,由于既无品牌优势也无成本优势,因此往往避开正面的直接竞争,剑走偏锋、见缝插针,以强差异化的非主流产品占据细分市场中的空白区域,营销渠道比较单一,偏重于区域总经销、工程、出口、家装、超市等多个渠道中的某一业态。 4、通常缺乏品牌差异化能力,品牌营销理念比较单一,品牌经营的层次较低,品牌规划、推广与维护成本也很低,品牌的差异性完全依附于产品的差异性。由于综合经营实力弱小,一般只能推行单品牌经营模式。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