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07/10/13 [访问本页PC版]3.土路铺装:铺装土路76条段,增加道路面积23.5万平方米,提高道路铺装率,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4.街路维修改造:实施背街巷道改造工程,改造三、四类街路200条段,改造市区背街巷道180万平方米,对市区破损的人行道进行硬铺装,铺装人行道400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对破损严重的67条段道路进行大中修,改造道路面积136万平方米,进一步提高道路完好率,发挥现有道路的使用功能。 (二)城市供水建设发展目标 以优化水资源配置、满足社会需求、提高饮用水质为目标,合理利用地表和地下水源,实行域外引水,加快输配水管网改造建设,形成供水能力充足、水质优良、管网布局合理、管理自动化的供水体系。2010年末,供水能力达到171.9万立方米/日,供水管网达到1550公里,管网密度达到4.25公里/平方公里,预计投资41.2亿元。实现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主要建设任务 1.磨盘山供水一、二期工程。基本完成供水一期主体工程,实现2006年向城区供水目标,使我市居民喝上高品质饮用水。同时,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启动实施二期工程,再敷设176.53公里、直径2.2米的长输管线一条,敷设市区配水管网81.7公里,主要完成水厂至动力区,王岗镇、工农大街等配水支线。续建净水厂,增加45万立方米供水能力,达到90万立方米供水能力设计标准。在解决城区缺水的同时,提高供水质量。 2.松北前进地下水净水厂工程。改造、扩建松北前进地下水净水厂,达到供水能力2--4万立方米/日,满足松北发展需要。 3.呼兰区供水改造工程。对呼兰一、二水厂净水厂及一水厂二级泵站进行改造,新打深水井4眼,提高呼兰老城区供水能力和质量。 4.50年老化管网改造二期工程。继续推进道里、道外和南岗3个中心区水网改造,改造老化管网56公里,进一步提高城区供水安全和供水质量。 5.松花江水源净水厂应急改造工程。按照国家建设部新颁发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要求,对供水三厂、四厂净水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形成新标准净水能力45.5万吨/日,彻底提高生活用水质量。 6.西泉眼应急水源工程。启用西泉眼水库,敷设80公里长输管线,输水能力达到33万吨/日,在应对供水突发性事件时,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