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07/10/13 [访问本页PC版]2.老城区改造:以成片危棚房和“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大力实施老城区联片开发,改造中山小区、木材小区、香通街小区、东门街小区、轴承住宅区、劳动小区、成标小区、502小区、化工小区一和二区、横道小区、标准件小区、民主头道街至民主七道街、先进街至西河沟、职工街至窑地头道街、白家堡地区、联谊小区、百利小区、联草小区、文景头小区、松江小区等危棚房区,基本完成以顾乡、道外、香坊为重点的城区成片危房棚户区拆迁改造任务,拆迁规模300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围绕“城中村”改造,重点解决好朝阳、平顺、薛家、任家、先锋、南沟、金星、邓家等村屯改造,并在平顺村依托地域文化搞好满族风情小镇建设。 3.新区开发:坚持以新区建设为主,大力推进群力、松北江湾北部、利民、哈西、顾乡、新香坊等新区开发,实施新新怡园、世纪花园、世贸滨江新城、爱建新城、工人新村、哈东居住区、京哈居住区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建设与全市开发的协调发展。 4.节能省地型小区建设:以提高城市居住质量为目标,提高住宅建设品质,发展节能省地型、智能化住宅,推动居住建筑执行65%的节能标准、公共建筑执行50%的节能标准,对新建居住建筑推广普及型智能化系统,老建筑实施逐年改造。 (十四)社区建设发展目标 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大力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物业管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强化社区功能,拓展社会服务范围,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批经济文化繁荣、环境舒适优美、管理规范有序、服务设施配套、社会治安良好的文明、和谐社区,预计投资2.55亿元。 主要建设任务 1.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大社区服务设施投入,规划辟建社区健身广场、社区休闲公园、文化广场、产业工人广场等市民休闲区100个,完善社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公益性设施建设,逐步配套无障碍设施。 2.社区环境建设。大力推进社区环境建设,拆除实行集中供热已废弃锅炉房、贮煤池和各类违法违章建筑,进行绿化、彩化和美化,对2000个居民庭院进行综合整治,其中精品庭院达10%,景观庭院达30%,达标庭院达60%,提高居民生活空间质量。 3.社区物业管理。加强社区道路、供排水等公共设施的使用管理和维修养护,配套建设社区庭院式管理设施,积极建设保障服务站、办公用房和警务室,提升社区现代化功能和水平。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