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2007/10/13  [访问本页PC版]

    (四)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举办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我市已成功地获得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冬会)的承办权。这是继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承办权后,本世纪初由我国承办的又一次国际重大活动也是我市继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实施后,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快发展、大发展”面临的又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通过举办这次大冬会,向世人展示哈尔滨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欧陆风情、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独特的冰雪文化。为此,城市建设必然紧紧抓住大冬会举办的发展契机,以迎接大冬会促进哈尔滨大发展为目标,有计划地启动实施一批涉及城市长远发展、构筑城市未来发展框架的重点项目,建设一流的产业经贸载体、一流的生态绿地系统、一流的寒地生态社区、一流的支撑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系统以及一流的城市品牌和风貌特色系统,以快捷畅通的交通体系、焕然一新的城市风貌、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迎接大冬会的召开,进一步提高我市在国内外的综合实力、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很好借鉴。在城市发展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展程度相适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生态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要注重城市文化与品位的提升,注重城市特色风格的延续和塑造,把文化和城市建设相融合,深刻挖掘城市传统文化内涵,努力创造城市新的文化内涵,营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形象,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六)城市区划调整、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哈尔滨了新的行政区划,撤消呼兰县增设呼兰区、松北区,使哈尔滨市区面积由原来的1660平方公里增加为427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225平方公里增加为293平方公里,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由原来325万人增加为347万人。随着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和市政府办公地点的迁移,松北、群力、哈西、哈东、新香坊等地区开发建设全面迅速启动,为城市布局调整和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要适应我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新需求,调整城市建设方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发展重心向江北、群力等新功能区转移,实现两岸繁荣、全面发展,为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